“我是梅沙的原居民,从小就学会了潜水,海洋就像朋友一样陪伴我长大。”在深圳梅沙海域,有位80后深圳志愿者“鲨哥”,带着他的“水下小分队”在海底种珊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到“鲨哥”,深圳的志愿者们并不陌生,黝黑的皮肤、粗犷的嗓音,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各种活动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鲨哥”本名叫杨旭聪,他是深圳市盐田区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致力于海洋环保、珊瑚普查,海上义务救援和海洋文化推广等活动。
杨旭聪
还海洋曾经的美丽“衣裳”
要成为梅沙海洋环保事业的保卫者,杨旭聪认为需要拥有鲨鱼一般的“野性和激情”。“我是梅沙的一条‘小鱼’,加上梅沙的‘沙’,所以大家叫我‘鲨哥’。”当别人这么称呼杨旭聪时,他会觉得很亲切。
每次杨旭聪和朋友们经常结伴出海游玩,有时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都感到非常心痛。在杨旭聪的儿时记忆中,这片海域,不少地方有珊瑚。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海域开发建设,旅游旺季海量的游客奔涌而至,无疑给梅沙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海洋垃圾越来越多,珊瑚也逐渐消失了。
志愿者杨旭聪和团队下海打捞海洋垃圾
“我要让这片海恢复到曾经美丽的模样。”2012年3月,“鲨哥”召集了一群朋友,组建了深圳市第一支海洋环保志愿服务队。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盐田区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成立了。市民经常可以看到杨旭聪和他的队友们身着潜水服或橙色救生衣,乘着环保艇,带着捞网等工具在大梅沙海域打捞矿泉水瓶、塑料袋、香蕉皮、泡沫等垃圾。“我们现在去回旋水域清理垃圾,那里是回旋位,会把很多垃圾积累在一块儿。” 杨旭聪说。
他决定在海底种珊瑚
“不如我们在海底种珊瑚吧!”在一次下海清洁垃圾时,杨旭聪惊喜地发现,珊瑚居然重现梅沙海底,童年记忆突然被唤醒。于是,他灵机一动,提出了这个主意。
在海底种珊瑚造出一片“森林”,单靠珊瑚礁的自然修复,生长速度是很慢的,而且还会有退化的迹象。珊瑚礁可以为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如果想要珊瑚连成片,就意味着要长期保持大梅沙海域的水质优良。不了解梅沙珊瑚种群情况,珊瑚科普与保护就无从谈起。
为了挽救梅沙的珊瑚礁群,杨旭聪的团队开始启动珊瑚普查工作。从那以后,每次团队开展清洁海域行动,会尽量安排潜水员潜入水底,开展照相、量度等基础工作,再通过网络搜索和资料比对,确定珊瑚的种类和年龄,并对珍稀品种编号。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杨旭聪发现普查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团队缺乏专业的器材和专业知识,普查出来的数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于是,他设法引入专业学术力量,联手广东海洋大学,全面启动对梅沙海域珊瑚的系统普查工作。
杨旭聪和团队成员潜水种珊瑚。
给深圳一张“珊瑚名片”
经普查,杨旭聪他们在梅沙珊瑚覆盖的2.5平方公里海域里发现了43种珊瑚,其中包括较为珍贵的鹿角珊瑚、多孔珊瑚、万花筒珊瑚、脑型珊瑚等,还有3种为珍稀品种。普查工作最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术报告,为梅沙海域的珊瑚保育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支撑。
为促进梅沙海域生态的加快修复,2016年,在多轮实地调研以及与科研机构的探讨后,盐田区海洋生态环保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大梅沙珊瑚种植和保育项目。杨旭聪和他的团队开始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加快珊瑚礁的修复。这是一种具有较高难度的方法,他们需要从珊瑚上选出分枝剪下放进“育儿所”中,在合适的人工环境里珊瑚枝会像树木一样发芽,变身为珊瑚苗。然后,他们会潜水将这些幼苗粘连在海底的珊瑚礁上使之融为一体。
梅沙海底的珊瑚景观
不仅是海域清洁,海底珊瑚、鱼类、海床的保育也很快纳入了团队的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种珊瑚”项目已经完成了2万余株的珊瑚种植,成活率达到90%左右。“希望不久的将来‘到梅沙看珊瑚’能成为深圳的一张生态名片。” 杨旭聪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黎慧莹 通讯员:岳青、广东志愿者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